近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印發《江蘇省“十四五”公路發展規劃》。首次將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三網合一”系統謀劃行業發展規劃,推動公路現代化建設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至2020年底
全省等級公路里程達15.8萬公里,較“十二五”末增加6642公里瀝青網sinoasphalt.com。其中,高速公路4925公里,新增386公里,省際通道由21個增加至26個;普通國省道12544公里,新增2115公里,省際通道由52個增加至58個,一級公路占比提升至78%,居全國各省區之首;農村公路里程達到14萬公里,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基本實現農村地區重要產業、旅游、交通節點等級公路通達。江蘇實現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評價“三連冠”。
《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我省要率先完成交通強國建設“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試點任務,率先基本實現公路養護現代化,率先創建江蘇公路現代化蘇南示范區,以品牌創建引領江蘇公路高質量發展,通過全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公路品牌體系、著力構筑暢通便捷的公路網絡體系、加快建立現代先進的公路養護體系、積極構建科學高效的公路治理體系、持續完善優質惠民的公路服務體系這五大任務的實施。
路網暢達化
公路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現代化,加快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公路交通網絡體系,形成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公路為骨干、農村公路為枝葉、順暢銜接城市道路、有效聯系村莊道路的公路“一張網”,90%的縣城實現30分鐘到達高鐵站,95%的鄉鎮(街道、園區)實現30分鐘上高速,規劃發展村莊、農村重要經濟節點等級公路覆蓋率基本達到100%,鄉鎮至普通國省道、行政村至縣道、自然村至等級公路平均時間分別達到15分鐘、10分鐘、5分鐘。
養護現代化
以“蘇式養護”品牌為引領,全面創建養護現代化示范工程,率先基本實現公路養護現代化,構筑形成優質可靠、規范高效、先進智能、綠色集約的現代化養護體系,高速公路優等路率達99%,普通國省道公路優良路率達95%,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達95%,長大橋隧健康監測系統覆蓋率達88%,公路四、五類橋梁當年處置率達100%,干線公路日常養護機械化率達98%、養護智能化巡查覆蓋率達90%,公路養護工程“四新”技術及新基建應用率達90%,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廢舊瀝青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分別達到100%和95%以上。
治理高效化
形成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法規制度體系、資金保障體系、標準規范體系,推進公路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行政許可項目在線辦理率達100%,綜合執法系統應用率達100%,公路安全生命防護設施完善率達97%,干線公路一、二類橋梁比例達95%以上,農村公路三類及以上橋梁比例不低于97%,高等級航道橋梁防船舶碰撞主動預警系統覆蓋率95%,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平均超限率分別不超過0.3%、0.6%,農村公路路長制覆蓋率100%,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智慧升級里程1200公里。
服務優質化
基本建成便捷舒適、高效集約、開放互聯、綠色智慧、安全可靠的公路服務體系,構建全覆蓋全天候全要素路網運行感知體系,干線公路路網運行智能監測和感知、預警覆蓋率達95%,提升路網智能調度水平,干線公路三級及以上服務水平占比85%,鼓勵農村公路驛站及慢行系統建設,規劃發展村莊農村公路地圖精準導航覆蓋率達99%,城鄉公交一體化達標率達80%,為公眾和社會提供“人悅其行”和“貨優其流”的出行和運輸服務。
公路數字化
推進公路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養護、運行管理等全要素、全過程數字化,逐步形成三維數字化采集、智能化分析應用以及開放式供給體系,實現公路全生命期數字管理。統籌存量與增量,開展江蘇公路基礎設施三維數字化建模關鍵技術研究,編制《公路基礎設施三維數據采集指南》,制定《江蘇公路數字化建設標準》。積極推進大數據支撐應用,構建統一規范、共享兼容的公路大數據中心,實現全要素感知數據多源融合,加快推進行業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充分對接行業內外數據資源,研究建立促進公路領域數字資源有效流動的制度規范,提升公路交通大數據智能應用水平。
智慧公路示范工程
推進長三角智慧公路關鍵技術、標準體系、協同機制研究,建立長三角智慧公路科研協同和標準工作機制,促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加強5G、北斗系統、高分遙感衛星等新興技術應用,形成《智慧公路建設技術典型案例集》并推廣應用,打造滬寧智慧高速、五峰山未來高速、126省道全生命期智慧公路等示范工程,完成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干線智慧公路建設1200公里;推進徐州、南通試點智慧農路建設。加強《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智慧工地建設技術要求》地方標準應用,搭建省級智慧工地大數據云平臺,全面推進“智慧工地”建設。2022年全面建成運行江蘇省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網一平臺”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