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38lu7"><code id="38lu7"></code></label>
<rp id="38lu7"></rp>
<tbody id="38lu7"></tbody>
      1. <em id="38lu7"><acronym id="38lu7"></acronym></em>
        <button id="38lu7"><object id="38lu7"></object></button>
        <th id="38lu7"></th>
        返回頂部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今日    | 手機 | 全站 | 瀝青 | 商鋪 | 企新 | 分析 | 教育 | 企訊 | 視點 | 教育 | 行業 |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home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綜合論文 > 詳細信息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2022年10月21日    閱讀量:6482    新聞來源:瀝青網 sinoasphalt.com  |  投稿

        摘 要

        為研究瀝青面層的層間應力傳遞,采用壓力膠片測量技術測量堆疊AC-13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件靜載壓力試驗下的受力情況,并分析接觸面積、壓力分布和應力集中狀態。結果表明:壓力膠片技術能夠很好地反映在豎向荷載下兩堆疊馬歇爾試件間的相對接觸狀態;采用LLW膠片時最佳負荷為100N,試件間傳遞荷載接觸面積約為橫截面積的2.13%,接觸面平均壓強為0.62MPa,壓力的折減系數為0.973;采用LW膠片時,最佳負荷為250N,接觸面積約為橫截面積的1.32%,接觸面平均壓強為2.40MPa,壓力折減系數為0.989。壓力膠片的量程決定試驗的最佳荷載,在最佳荷載的條件下,所測得應力的折減系數與受力面積比相似,并存在顯著的應力集中現象瀝青網sinoasphalt.com。擬合結果表明:瀝青面層接觸面的應力分布服從正態分布,層間界面處于復雜的應力集中與分布狀態。


        關鍵詞 壓力膠片 | 瀝青路面 | 界面強度 | 受壓面積


        現有瀝青路面結構設計理論基于多層彈性體系理論,假定路面層間完全連續或者完全光滑。然而,瀝青路面采用分層鋪筑、分層碾壓的施工方式,且由于材料表面構造、骨料表面紋理以及瀝青膜的影響,層間的應力傳遞必然存在某種分布形式,因此不能簡單地將瀝青路面整體及各結構層當做完全連續或者完全光滑的結構。


        目前,瀝青路面層間接觸的研究主要基于室內試驗和數值計算等方法,其中壓力膠片技術能較精確地反映出接觸界面的應力狀態,壓力膠片利用受壓顯色功能測量兩物體間受壓接觸面,以顏色的深淺表征壓力的大小,結合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計算得到受力面積和壓力分布等。許多學者采用該技術研究基層-面層之間的界面接觸狀態和輪胎-路面間的接觸情況,如任赟等研究了路面結構不同層間接觸狀態;楊豐華等利用壓力膠片分析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應力狀態。但這些研究均是將瀝青路面中面層之間的應力假設為均布荷載,實際上由于瀝青混合料的散粒體特性,層間應力主要通過上下層混合料顆粒的接觸部位進行傳遞,采用均布荷載將導致路面受力分析結果的誤差。


        該文基于壓力膠片研究層間應力傳遞與分布特性,為實現瀝青路面結構數字化、精細化設計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過程


        試件準備


        試驗所采用的瀝青混合料為AC-13混合料,所用集料為花崗巖,瀝青為70#道路石油瀝青,瀝青含量為4.6%,礦粉含量為5.5%,原材料的相關指標與級配如表1、2所示。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根據表2所選的級配制備馬歇爾試件,其標準尺寸為Ф101.6mm×(63.5±1.3)mm。馬歇爾試件相關指標如表3所示。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由表3可知:馬歇爾試件的質量存在差異,試驗過程中將根據其質量調整砝碼質量,保證荷載一致。


        壓力膠片


        研究采用雙片型膠片,膠片精度為測點面積0.016m㎡,膠片結構如圖1所示。采用的膠片規格為LLW和LW,量程分別為0.25~2.5MPa和1.0~10MPa。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由于壓力膠片的特性,剪切過程中需要兩個試件進行相對位移產生剪切力,因此該文先對兩堆疊的馬歇爾試件進行豎向荷載下其接觸面之間的應力分布進行分析,再在其得出的結論下進行剪切試驗。


        壓力膠片試驗的具體步驟如下:

        (1)記錄試驗場地的溫度、濕度。

        (2)將壓力膠片置于馬歇爾試件接觸面位置,采用“瀝青混合料顆粒剪切分析系統”輔助定位。

        (3)采用“瀝青混合料顆粒剪切分析系統”控制加載,根據馬歇爾試件的質量設置砝碼質量。

        (4)加載時間為2min,加載結束后取出試件與膠片。

        (5)采用掃描儀獲取應力圖片,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應力大小與分布。


        試驗結果及數據分析

        壓力膠片量程影響分析


        采用100、150、200、250和300N的荷載進行加載試驗,每個荷載進行2次平行試驗,得到LLW和LW兩種規格壓力膠片的顯色狀態,采用分析軟件進行應力分布分析,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由表4可知:隨著荷載的增大,接觸面的受壓面積、總壓力和受力面積比逐漸增大。所測得的平均壓強則沒有顯著的變化規律。這是由于超出膠片量程的壓力面積越多,所得數據的誤差越大,因此應根據膠片量程確定荷載大小。


        圖2為接觸面各測點的壓強-數量分布圖。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由圖2可知:對LLW壓力膠片而言,隨著荷載的增大,壓強中小于0.25MPa的測點數量增多,存在誤差的測點數量比例上升,因此LLW壓力膠片所適宜的荷載為100N;同理可得LW膠片所適宜的測量荷載為250N。


        將實際施加的壓力與壓力膠片測得的總壓力之比稱作壓力折減系數。由表4可知:壓力膠片的折減系數隨著荷載的增加有所浮動,其中LLW膠片在荷載為100N時壓力折減系數為0.973;與實際荷載基本一致。從總壓力測量結果看,100N為LLW膠片的最佳負荷。LW膠片的折減系數隨著荷載的增大不斷增大,直到其負荷極限才有所減小。其中250N所對應的壓力折減系數為峰值0.989,因此250N荷載為LW膠片的最佳負荷。


        受力面積比為接觸面實際面積占試件橫截面面積的比值。由表4可知:在最佳荷載的情況下,LLW膠片與LW膠片所測得的受力面積比分別為2.1%和1.3%。該結果表明:瀝青路面的層間接觸并非理想的面接觸,且承擔荷載床底的接觸面積僅占橫截面積的1.2%~2.2%,層間界面處于復雜的應力集中與分布狀態。


        壓力膠片應力集中分析


        (1)應力大小的分布情況


        選擇最佳荷載下LLW和LW的試驗數據,分析其壓力分布特征。測定點面積為0.016m㎡,壓力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由圖3可知:兩種膠片應力大小的分布趨勢基本相同,隨著壓強的增大,試件所受到的壓強中落到該壓強區間的點數也隨之增多,并且分別在0.3~0.4MPa及1.0~1.5MPa區域達到最大值,即壓強較多地集中在0.3~0.4MPa和1.0~1.5MPa,且試件所受到的壓強在其范圍內的概率分別為23%和22%;達到峰值后,所受壓強的點數隨著壓強的增大反而減少,最后均趨近于零。


        嘗試使用Origin中單峰分布中的Extreme對此分布密度函數進行擬合。結果如圖4所示。


        兩者所擬合的曲線均收斂且相關性高,表明層間接觸面的應力服從單峰分布。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基于壓力膠片技術的瀝青面層層間應力分布研究 瀝青網,sinoasphalt.com

        (2)應力空間分布分析

        對掃描壓力膠片得出的應力分布圖進行三維重構,能明顯地看出各應力的分布情況,如圖5所示。

        由圖5可以看出:應力集中在試件邊緣與試件中心。與輪胎-路面接觸面相比,層間的接觸在剛度較大的材料間產生,所測壓強分散且峰值較大,不存在輪胎-路面接觸的成片應力集中現象。


        結論

        (1)采用壓力膠片技術可以有效評價在受到一定荷載情況下,路面內部面層之間接觸區域的面積、壓力分布和應力集中分布。


        (2)對于LLW型膠片,100N為最佳荷載,其荷載折算系數為0.973,平均壓強為0.62MPa,其受壓面積比為2.1%;對于LW型膠片,250N為最佳荷載,其荷載折算系數為0.989,平均壓強為2.4MPa,其受壓面積比為1.3%。


        (3)在最佳荷載條件下,膠片測定的應力服從正態分布。


        (4)瀝青路面的層間接觸為典型的點接觸,應力分布集中于試件邊緣與試件圓心周圍,表明瀝青面層的層間界面處于復雜的應力集中與分布狀態。

        標簽:綜合論文,技術中心,瀝青混凝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中國瀝青網無關。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郵箱:23341570@qq.com
        微信關注WeChat
        掃描關注微信,獲取涂料最新資訊 公眾號:中國瀝青網 您還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圖

        深圳網絡警察報警平臺 深圳網絡警
        察報警平臺

        公共信息安全網絡監察 公共信息安
        全網絡監察

        經營性網站備案信息 經營性網站
        備案信息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
        舉報中心

        中國文明網傳播文明 中國文明網
        傳播文明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主體身份公示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AV 在线 无码
        <label id="38lu7"><code id="38lu7"></code></label>
        <rp id="38lu7"></rp>
        <tbody id="38lu7"></tbody>
          1. <em id="38lu7"><acronym id="38lu7"></acronym></em>
            <button id="38lu7"><object id="38lu7"></object></button>
            <th id="38lu7"></th>